方 城

Jzun.com.cn

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安徽 > 黄山市 > 黟县

 

..黟县
2021-11-04


黟县,隶属黄山市管辖,因古代建置于黟山旁而得名,黟yi 字本义为黑多。古属徽州府,历史文化厚重,著名旅游城市,现存明清古村落古建筑众多,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美誉为 世外桃源、画里乡村、明清古民居博物馆。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6.经济

 

>>> 黟县美食 >>>

油冬青、米粉蒸肉、红烧大肠、萝卜烧肉,腊八豆腐,渔亭糕,食桃糕

 

>>> 黟县景点 >>>

*西递村5A, 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村落为船形布局,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宏村5A,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特别是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牛形古水系建筑群;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南屏村4A,是皖南古村落中以幽深街巷、祠堂群和古民居群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村落建筑景观典型代表。南屏村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古风依旧,民风纯朴,是穿越历史时空,解密古徽州几百年徽商人家兴衰、解密古徽州宗法制度、解密古徽州村落布局风水原理的必去之地,也是走进乡村、回归自然、体验古风的好去处。影视拍摄基地。

*屏山村,至今仍保存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其中舒庆余祠堂是中国皖南规模最大的明代宗族祠堂,存有古民居200余幢,水井多口。村中的吉阳水穿村而过,八座古桥连接着一装幢幢古明居,构成一幅绝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水古村落图画。

*深冲村,碧阳镇内的生态旅游观光区,桃花、茶园、品茶

*塔川村,塔川群峰竞秀,自然风光秀丽,尤其以塔川乌桕红叶为特色,在皖南旅游区独树一帜。在风霜浸染下,叶由绿变成嫩黄、棕黄,再由黄变成朱红、大红,犹如调色盘,不断调出暖色组合。村形布局如蝙蝠,塔川村落选址、水口、古民居、水系、村前田园等相互组合,小巧玲珑,加上传统的民风民俗,充分展示了蕴涵深厚的徽文化底蕴。民居依山而建似塔,溪河流过村内为川。

*归园-赛金花故居4A, 归园运用了传统的徽州园林造园方法,其叠石假山、曲水流觞、古樟千秋、名竹荟萃等艺术精品比比皆是;闲憩水榭,喜看红鲤碧波嬉戏;徐行花径,绿野仙踪,俯仰可拾妙联,真可谓名人雅士音韵尚存。通过赛金花故居、书斋、陈列馆以及从国内外收集的大量图片资料,再现了清代侠女赛金花的传奇一生。

打鼓岭、关麓、五里桃花、深冲茶园、木坑竹海等乡村旅游

 

>>> 黟县物产 >>>

泗溪三宝即苦丁茶、香榧和葛粉;五黑食品:黑茶石墨茶、黑果香榧、黑粮(黑米.黑花生.黑玉米.黑豆)、黑鸡、黑猪等。皖南花猪、五里桃、箬叶、板栗、黑木耳

 

>>> 黟县文化 >>>

徽州文化,古建筑文化,桃源文化;

徽州民歌、黟山竹枝词、楹联、山歌、古诗民谣;

 

>>> 黟县综合 >>>

黟县地域处在黄山山脉及其南北两坡上,境内峰峦绵延,山高谷深,是皖南山区,与黄山区、休宁县、祁门县、石台县毗邻,总面积857平方千米。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5.5度,最热7月均温27度,最冷1月均温3.7度。黟县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中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和新安江两大水系。北水入石台县境,经黄山市过太平湖汇入青弋江;南水经横江过屯溪汇入新安江。

县府驻碧阳,下辖 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碧阳镇、柯村镇、美溪乡、宏潭乡、洪星乡。县城距黄山市府屯溪54千米。

 

>>> 黟县经济 >>>

2019年黟县基本情况,三小三强。县域面积小 857平方公里,山地占85.9%;总户籍人口9.47万,辖5镇3乡;经济规模小,GDP42.7亿,财政收入5.3亿,旅游业税收1.2亿;文化旅游资源赋强,旅游产业带动性强,生态和旅游品牌荣誉强;

2020年,黟县接待游客874.7万人次。黟县黑色食品工业是特色产业,黑茶、黑果、黑粮、黑鸡、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