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重庆市 > 中心城区
2022-2-20
重庆市,国家直辖市,西南山城,火锅之都,长江上游重镇,巴渝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市中心"本文仅包括9个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渝北区 巴南区 北碚区】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重庆火锅、麻辣火锅、重庆小面、辣子鸡、酸辣粉、水煮鱼、毛血旺、江津酸菜鱼、梁平张鸭子卤烤鸭、九龙坡白市驿板鸭(蒸.煮.爆炒)、城口老腊肉(市非遗.土猪熏制.色香味形俱佳)
水煮鱼、回锅肉、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五花肉梅菜)、
小吃: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怪味胡豆、陈麻花、泡椒凤爪、武隆羊角豆干、灯影牛肉片、老四川牛肉干、秀山米豆腐、油粑粑、绿豆粉、洽洽瓜子
重庆的茶馆遍及城乡、大街小巷。
(洪崖洞 4A)
古代重庆城门之一,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周边是长江、嘉陵江交汇的滨江地带。主要景观有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美食街等。
(解放碑)
抗日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表重庆的文旅地标。
(磁器口 4A)
磁器口古镇位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如今这里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磁器口举办传统庙会活动。
(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渝中区人民路,1951年6月至1954年4月建成,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常常举办演唱会、观礼升旗仪式、论坛、音乐会、春节晚会等。
(鹅岭二厂)
鹅岭二厂文创园, 前身是民国印钞厂,低调景点,工业风满满,咖啡馆、摩托馆、饰品、火锅…。距离著名的“轨道穿楼”景点——重庆单轨2号线的李子坝只有几百米。
(李子坝)
[地铁]李子坝站(Liziba Station),车站编号207,位于渝中区李子坝正街39号,是中国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途经线路为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三峡博物馆)
原名重庆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
(一棵树)
"重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 位于南岸区南山上,包括一棵树观景亭(高6层、建筑面积1570平方米)和野外休闲区(占地120亩)。游客可观赏山城重庆夜景。
(中山四路)
在渝中区上清寺。民国风,1937年至1946年间 国民政府行政院等机关设立于此,使中山四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指挥中心。是抗战文化一条街,有很多的历史遗迹。
郊区游:奉节脐橙果园、巴南银针茶园、忠县橘海园等游人如织...
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S、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等
特产:
涪陵榨菜、城口老腊肉、白市驿板鸭、小面油辣子、恒都牛肉、彭水晶丝苕粉、城口蜂蜜、永川皮蛋、秀山米豆腐、浓缩火锅底料、忠县豆腐乳、武隆羊角豆干、灯影牛肉片、城口老腊肉、永川豆豉、老四川牛肉干;万州诗仙太白酒、渝北老窖酒、垫江咂酒、江津老白干酒、江小白、渝州大曲;
石柱红辣椒、酉阳青花椒、江津花椒、綦江东溪椒、石柱莼菜、开州春橙、忠县忠橙柑橘、云阳柑橘、梁平柚、巫山脆李、江津广柑、垫江白柚、潼南柠檬、奉节脐橙qi、万州红桔、长寿沙田柚、潼南黄桃、秀山金银花、武隆猪腰枣、万州罗田大米、南川米、南川方竹笋、忠县白石竹笋、永川秀芽茶叶、石柱黄连(名贵中药材);
彭水苗家土鸡、荣昌猪、乌江鱼、城口山地鸡、丰都肉牛、合川生猪;
重庆市树是黄桷树、重庆市花是山茶花
地名由来: 公元1189年南宋光宗赵惇继位。赵惇当皇子时的封地恭州就是今天的重庆。赵惇继位后把恭州升级为重庆府。“重庆”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籍中并一直沿用至今。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川剧(重庆市川剧院)、走马镇民间故事(九龙坡)、广阳镇民间故事(南岸)、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南岸)、小河锣鼓(渝北)、针灸(渝中)、漆器髹饰技艺、蜀绣(渝中)、四川竹琴(三峡曲艺团);
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评书、车灯;
巴南区:接龙吹打、木洞山歌;
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和城市文化:
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巴渝文化代表:渝派川菜、龙门阵、重庆方言、陪都文化、川剧、袍哥文化、重庆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等。
*方言,亦称重庆话、渝语,属西南官话。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明代,大量湖南、广东籍居民进入重庆,曾经一度占重庆市区人口的40%以上。重庆郊县依然保留移民的方言岛,渝西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所以在语言上,重庆方言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
饮食喜麻辣,食材广泛。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火锅之都”美誉。重庆饮食文化代表:重庆火锅、川菜、渝菜(渝派川菜)、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重庆小面等。
*习俗: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汉族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它汉族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重庆的茶馆遍及城乡、大街小巷。
*市民:由于古时候重庆地域闭塞,高山道路坎坷,气候湿热,巴渝人在衣食住行娱乐等生活方式与习俗上,又带有自己十分独特的色彩,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带几分狡黠,幽默中带几分土俗,认真中带几分滑稽,闲逸中带几分急躁,宽容中带几分排外;动手不动口,性格刚烈而火辣。
行政区划:属于省级直辖市。重庆市中心城区9个: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渝北区 巴南区 北碚区、(+ 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2个功能区)。以上区域的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1034万人, 占重庆市总的32.27%。中心城区地域总面积约4403平方公里。
地理: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境内河流还有涪江、渠江、黛溪河、鳊鱼溪等。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经济:中心城区九个区GDP达1.092763万亿元。工业:全球重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国内重要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内陆开放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柑橘、榨菜、茶叶、调味品等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交通:2020年,轨道(含地铁)中心城区运营总里程达343.3公里。跨江桥梁总数共30座,此外还有8座桥在建。穿两山道路隧道17座。市域郊铁路规划有渝广、渝自、渝毕、渝铜、汉南大泸、合永铁路。
高铁: “米”字型高铁网,成渝高铁,在建高铁:郑万高铁、成达万、沪渝蓉(成渝中线段)、渝万、渝昆、成达万、渝西、渝宜、渝湘、渝贵高铁。
高铁站: 重庆西站、重庆北站、重庆东站(在建)、万州北站
普铁: 成渝铁路(1952年成都至重庆站)、川黔铁路(重庆至贵阳)、渝怀铁路、襄渝铁路 、达万铁路(达州-万州)、宜万铁路;
中老铁路(成渝—老挝万象)国际货运班列。
航空: 江北国际机场,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万州机场、黔江机场等支线机场
水运: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三峡船闸,江海直达;公转铁、铁转水等联运方式。
索引:2022年 内容来源 c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