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广东 > 茂名市 > 化州市
化州,古以石龙幻化而名。今别称橘城,因盛产橘红而名。位于广东西部,隶属茂名市。鉴江之水澄清可镜鉴而名。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6.经济
水蒸鸡、白切鸡、香油鸡、山姜鸡、鸡油饭、虾仁炒米粉、菠萝咕噜肉、椰子煮鸡、五香扣肉、香芋扣肉。
小吃:化州糖水、簸箕炊、牛杂、牛腩粉、肠粉、粉皮卷、水籺、糯米籺、香蕉芙蓉籺;拖罗月饼;
寻味餐店:
拖罗月饼: 中华名小吃。色泽金黄,皮酥厚,馅料常有椰子丝、五仁(花生.白芝麻.瓜仁.白糖等)、叉烧。直径尺寸10至50厘米,中秋团圆大家分着吃。此月饼融合了苏式与广式的特点,体现当地古代人文融合。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文化,源自化州特有。相传唐代贞观年间有罗氏制饼并在街市巡卖,担担边走边敲锣,锣声悠长拖延,逐渐成名拖罗饼。
簸箕炊: 米粉小吃,用竹篾编制的盛具(形似圆簸箕),直径尺寸约20厘米.高约5厘米。籼米磨成粉,兑水成浓粉桨盛于簸箕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添层。一般制蒸叠三层。食用时,用小弯刀将其剐成小菱格形,淋洒适量花生油、白芝麻、蒜蓉浆,拌均食趁热食口感佳。口味细腻软弹,汁滑香浓。
牛杂、牛腩粉: 当地食牛文化是有来历的。古代农耕,化州城因水陆运输便利逐渐成了牛交易市场,北宋的苏轼写《书柳子厚牛赋后》“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近代化州城区四小附近有牛市,对应有一条“化牛公路"直通公馆(旧茂化公路)。剪牛杂是常见街边小吃,牛的杂类内脏(牛腩.百叶.肠等)加香料热汤煮软透,现煮现吃。汤水加米粉条(薄细河粉)即成牛腩粉。
化州孔庙学宫、石龙城古遗址、南山寺、丽岗尖岗岭、广垦热带农业公园、中火嶂风景区、官桥镇名教倒流湾自然景区、那务时代温泉、播扬镇扶荫地原生态森林景区、滨江生态公园和文光塔、广东南路革命柑村文化景区3A、丽岗镇石龙山森林公园、文楼镇文化楼和白梅书院
中火嶂风景区
在石湾街道与新安镇交界处,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步在山野间,满目翠绿,灌木丛林,藤蔓缠绕,杜鹃吐艳,各色野花野果装饰其间。展开更多>>
广垦热带农业公园 4A
全称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属广东农垦局,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景区背依巍峨连绵的中火岭,四周环绕着水光潋滟的六竹水库,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儿童游乐区等五大板块。公园以热带农业为主题,以热带水果文化为特色,融合山水风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为游客们打造出一片远离城市喧嚣,放松身心,品味佳果的世外桃源。
展开更多>>
滨江生态公园.文光塔
位于东山街道南部东堤南路与下郭大桥交汇处,鉴江东岸。现重建于2020年,重修的文光宝塔高九层约47米,总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由乡贤捐资。据史书记载,文光塔位于化州城南津之东的千秋岭上,始建于明朝,塔高七层,层层八面,面面有门。塔心室上下有木梯相接,四面回廊,可顺层攀顶。在塔顶可眺望城区全貌。相传自修建此塔后,当地风调雨顺,每届科举考试均有进士及第者。明朝进士及第榜眼姚岳祥,进士及第榜眼陈鉴。旧塔毁于文革期间,拆塔砖石用于建化肥厂烟囱。
化州学宫.孔庙 3A
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61年,位于市区的宝山南麓,旧一中旁。历代多次重修,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内有孔子像、大成井、崇圣祠、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仿古学堂、尊经阁等古色建筑。
文化楼和白梅书院
在华北的文楼镇山区,人文古迹与自然景观丰富,文化楼.白梅书院.那播水坝.那浪古寨.显龙飞瀑.驷马大屋等景点。
化州南山寺.尖岗岭
在丽岗镇区丽山上,是大型佛庙,香客众多。相传史自南朝梁时期。丽山自然风景秀丽,又名尖岗岭。晴朗时,可南眺平川,鉴江如银带,北望山岭起伏。
化橘红、茧丝绸、罗非鱼、糖蔗、笪桥黄瓜干;
水果:橘红、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木瓜、杨桃、菠萝(凤梨)、树菠萝(菠萝蜜)、红杨桃、黄皮果、甘蔗、释迦果。
化橘红:是名贵中药材,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化痰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历代宫廷贡品。《本草纲目》推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绿小乔木高约3米,花白果青,果有浓密绒毛,加工后果棕褐色。味苦辛性温。切片切条后泡水或熬药均可。化橘红主要成份 二氢黄酮 与 柚皮苷 C27H32O14含量极高,其次含 类素互呔成分。仅有化州及周边地区的土壤气候才能培育此果效。含礞石的土质。种植产地有市区宝山、平定镇等。产品有:橘红痰咳液、橘红咳煎膏、川贝枇杷膏。
罗非鱼:Tilapia淡水热带鱼类,蛋白质高。种类原产非洲,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杂食。化州的自然资源条件独特,淡水鱼塘面积10万亩,是罗非鱼养殖出口基地,其产业和产品重点培育。加工产品有 鱼肉丸、肉膏,火锅肉料等。
笪桥黄瓜干:干巴的黄瓜加工,扁薄、色黄白、味甘或咸,淡甜爽脆,风味独特。久贮不坏,助餐的美味付佳肴。能祛火、降血压。烹饪:瓜干与五花瘦肉、冬菇等一起剁碎蒸成肉饼,亦可拌糖醋制成 糖醋黄瓜,拌胡椒粉、辣椒、陈醋制成 麻辣黄瓜,下粥下饭,食法多样。其在笪桥镇已有百年历史,为当地重要产业。笪桥名称缘于用竹笪晾晒黄瓜。
地名来历:古鉴江藏石龙幻化而名,古称石龙、化县。别称橘城,因盛产化橘红。南北朝时期426年在陵罗江口筑石城(合江),置罗州县,系化州境内最早建制,距今1500年历史。
年例:年例是粤西地区的特色节日,明清时地方志已有记载,有“年例大过年”之说。以前交通落后,年例习俗分头尾三天,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各地年例的日期不同,基本集中在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的时段内。主旨是拜神祈祷风调雨顺、聚亲访友拜年、喜庆年节。内容有摆宴、游神、游灯、点灯、打醮、舞狮、做大戏看粤剧、演木偶戏鬼仔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般在农村地区举行,每村有固定的年例日期,同一天,每户人家单独大摆宴席招待自家亲朋戚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寻亲访友交流感情。独特的地方风情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化州跳花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傩舞的一种,俗称“跳傩”,反映当地农耕文化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弥足珍。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禾楼舞、化橘红中药文化、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
冼夫人文化(祭祀纪念):冼英是南北朝时期高凉人,故乡在今电白区。她是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被奉为“岭南圣母",隋谯国夫人、巾帼英雄等尊称,杰出贡献是维护岭南各地(粤桂琼)行政统一,保境安民,促进民族融合。受当地民众爱戴。事迹入选史书《隋书·烈女传》、《北史》和《资治通鉴》。她在化州筑城驻守30余年。
石龙城古遗址
南北朝时期,梁、陈两朝,化州市区为罗州及石龙郡、高兴郡的治所。陈朝太建元年(公元570年)封冯仆为石龙太守,册封其母冼英为石龙郡太夫人,转驻此地。冼夫人将城池扩建、生活了32年。此时段是化州城对周边地区管辖的最高光史。石龙古城址位置,位于市区河东广伦山,北京东路以北,橘城北路以东,化二中以南。至今遗迹难觅。仅能从城市道路名称,道路走向,石碑残瓦、湖泊位置,泥土埋藏物件中寻找一些线索。
行政区划:2020年化州市下辖6街道:河西街道、东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湾街道、鉴江街道(开发区),17镇:长岐镇、同庆镇、杨梅镇、良光镇、笪桥镇、丽岗镇、新安镇、官桥镇、林尘镇、合江镇、那务镇、 播扬镇、宝圩镇、平定镇、文楼镇、江湖镇、中垌镇,农场7个:新时代、新华、和平、红阳、红峰、建设、石滩农场。常住人口为132万人,总面积约2354平方公里,县级市。
教育学校:17所高中分别为:化州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第九中学、官桥中学、合江中学、实验中学、林尘中学、那务中学、平定中学、新安中学、杨梅中学、中垌中学。一中和三中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另有: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化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地理: 有陵水和罗水于合江镇汇合称罗江。罗江于橘城与鉴江交汇。鉴江流经信宜.高州.化州.吴川终入南海。化州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丘陵地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5.5%。北部为高丘区,浮梁山和龙王山,属云开大山支脉。最高海拔579.8米是播扬镇铁屎嶂。资源有白石、钛矿、水泥、高岭土。
气候: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少霜无雪,台风雷暴雨较多,旱涝易发。日照率42%,年平均温度约23度,偶有严寒。
经济:2019年GDP值约552亿元。传统产业有:医药制药、钢制品加工、矿业加工、农林副食品加工 例如制糖、茧丝绸、化橘红中药、碳酸钙深加工、淡水鱼养殖加工、果林种植加工、黄瓜干、油茶、月饼、木浆造纸等。化州区位处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港、珠三角大湾区之间辐射带。杨梅工业园区域优势明显,毗邻广湛高速出口、湛江海港、机场及深湛高铁站,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发展临空工业、航空物流快递电商产业。
交通:境内有广湛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国道G207、G325;黎湛铁路河茂支线(普铁)横穿市区设化州站(客货)。市区毗邻广湛高铁的茂名站(直线距30km)和吴川站(23km)、湛江吴川机场(16km)、深湛铁路机场支线客站(16km)。化北有玉茂高速(规划)经合江那务播扬宝圩中垌官桥石湾)、玉茂一级公路(规划)。
索引:2020年 内容来源 hua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