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城

Jzun.com.cn

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湖南 > 湘西州 > 凤凰县

 

 

凤凰县


2022-05-1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凤凰古城、十里沱江、南方长城等精品景点。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 凤凰县传统美食 >>>

 

凤凰菜式以“酸辣”为特点,尤其是苗家特色的酸鱼、酸肉;主菜一般都做成火锅,菜特点是油辣盐多、佐料多。 名菜品:血耙鸭、酸鱼、蕨菜炒熏腊肉、板栗炖鸡、罐罐菌/罗汉菇/牛肚子菇、蜘蛛包蛋、小米粉蒸肉、菜豆腐、椒包糯米酸辣子、酸汤煮豆腐。苗家长龙宴席。

 

  1. 板栗炖鸡: 用凤凰当地土产"乌油板栗"。先将干板栗籽煮熟,后母鸡肉切块也炒熟,后两者拌一起火炖。
  2. 血粑鸭:先糯米入水浸泡,后鲜鸭血溶入糯米浸匀,待鸭血凝固,蒸熟,放冷即成"血粑",切成小方块后用菜油煎。鸭肉煮九分熟时,加入血粑方块一起烹,添香料,煮为金黄色即成。这款菜既有鸭肉的鲜美味浓,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口感香浓。
  3. 蕨菜炒熏腊肉:苗寨人年冬腊月近年关时杀猪,将部分肉熏烤成腊肉,悬挂在火坑上,待立春后,把腊肉取下,清除烟灰油泥污垢,置阴凉当风处晾干,存放在干燥的谷仓谷堆里。烹饪步骤: 腊肉开水洗净,入锅蒸煮,切成肉片。新鲜蕨菜切段焯烫5分钟,同时另锅煎腊肉片至出金黄的油脂,爆香葱段下蕨菜一起翻炒混炒,加调料即成。清香可口,肥而不腻,口齿留香。
  4. 酸菜煮水豆腐:苗家酸菜与水豆腐一起烹煮,酸咸浓淡相适,味道鲜美浓烈。
  5. 糯米腌酸鱼: 鲜鱼处理净后拌入细碎的糯米粉,放入土罐缸内腌浸,30天后即可取出加工食用。炒吃、火烤蒸吃、小炒红椒吃,油炸煎吃最佳。
  6. 酸辣子炒地菇:春夏季雨后当地山岩石壁上长有墨绿色地菇(又名 地衣、沙萝菇),反复冲洗净,混入酸辣椒和大蒜一起炒,出锅后添些香葱即成。
  7. 苗家社饭:一种炒饭,混合了糯米、野香蒿、腊肉、花生米、沱江小虾等多种食材。
  8. 酸汤鱼:又名酸菜鱼,上等的做法是,酸汤采用泉水与香糯米酿制,鱼肉选鲶鱼,肉质细嫩刺少,打火锅,可添苗家酸菜和嫩豆腐佐味。

 

 

特色风味小吃:米粉、社饭、凉粉、酸萝卜、炭烧糍粑独具湘西风味,街边小摊小店都有卖。

 

  1. 凤凰土家擂茶:源于汉代,类似五谷杂粮粥,又名三生汤,并非"茶"。由茶叶、芝麻、花生、大米、生姜等磨擂成粉末即成,开水冲泡食用,味道香甜。夏季冰喝,冬季温喝。古法擂制, 其酱香幽雅.口味醇甜.原料爽净.浓香带酱。
  2. 凤凰姜糖:刚出炉的姜糖带着温热,入口最辛甜。采用本配方手工精制而成,可防感冒、化食、止咳化痰、开胃生津。
  3. 米粉:粉条口感,圆粉略韧,扁粉软滑;口味款类有牛肉米粉、牛杂粉、汤粉及鹅肉米粉等。当地人添酸萝卜、酸豆角或剁辣椒佐味。
  4. 凉粉:清凉消暑,可加入红糖水、芝麻或醋等拌着吃,食多了脾胃受寒凉。
  5. 凤凰桐叶粑:又名蒿菜粑,桐树叶包着的糍粑,外皮是香软的糯米,馅料可选,甜口的可选芝麻或红豆馅,咸口的可挑腊肉、梅菜扣肉等,桐树叶清香微苦。
  6. 米豆腐:大米浸泡,水磨成米浆,加碱熬制,冷却凝固形似“豆腐”即成。食用时切片放入凉水中浸,再捞出盛入碗中,通常拌辣椒和酸萝卜食用,芙蓉镇产的最有名。
  7. 臭豆腐:特制豆腐干块放入油锅里炸,然后浇上辣酱、蒜蓉、榨菜或酸萝卜。

 

 

>>> 凤凰县旅游景区 >>>

凤凰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凤凰古城景区AAAA

是一座传统风貌保存完整的古城,它不但有完好的古城墙城楼,有完整的古街道,还有独具地方风格的传统民居。城内现有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明清古街道20多条。古城内各种寺庙建筑58处,祠堂馆阁30余座。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1万多件。县城建设古朴典雅,北门、东门古城楼,沱江河畔的吊脚楼别具一格,还有那飞檐斗角的万寿宫、大成殿、天王庙、遐昌阁、万名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

 

苗疆长城

湘西边墙-被誉为"中国南方长城",又称苗疆长城,始建于明朝,清朝扩建,从贵州四川湖南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凤凰古城。为明清朝廷防范当地苗民的军事防御体系。"阿拉营"为著名的集市,是此长城一个屯堡,亦是三省边界贸易重镇。黄丝桥古城是此长城的一座城堡。

 

黄丝桥古城:

始建于唐朝,古称渭阳城,有1300多年历史,完整的一座石头古城,198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为青石结构,城墙高5.6米,厚2.9米,宽2.4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筑城所用石料为青光石。砌筑时以糯米稀饭拌合石灰为砌浆灌缝,使数百米城墙,浑然一体,坚固牢实。古城开有三个城门,分别为“和育门”、“实成门”、“日光门”,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楼,三个城楼的屋顶均为歇山式,下层覆盖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飞檐翘角,分外壮观。城墙上部为锯凿形状,箭垜300个,还有两座外突的炮台。

凤凰十里沱江风光带、奇梁洞国家风景名胜区、长潭岗景区、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两头羊自然保护区、饮马江熊猫主题乐园。黄丝桥古城、古建筑朝阳宫、沈从文故居。拉豪营盘景区、天龙峡景区、飞水谷景区、中华大熊猫苑旅游综合公园。这国家级地质公园以岩溶峡谷、峰林、溶洞、瀑布构造形成的综合地质遗迹景观。

 

凤凰旅游磁浮观光列车

国内首创,独树一帜的旅游文旅项目。无缝衔接张吉怀高铁,一期全长约9公里,起始于张吉怀高铁.凤凰古城站、凤凰迎宾、凤凰揽胜、凤凰等待, 共4个车站。串联凤凰各景区之间,构建凤凰全域旅游景观轴线、生态走廊和文化长廊。"凤凰揽胜站"位于俯瞰沱江和古城的最佳位置,设计3层观景平台,游客可在此居高临下,与凤凰古城合影留念,感受沈从文笔下别样的“流水、渡船、人家”。

列车的设计独特的凤凰元素,车窗很大全是超大面积的观光玻璃,通透性,丰富了游客的观光体验感;香槟金的外观和民族风的内饰,着力打造网红列车;途径的隧道内有震撼的“声光电”,为游客带来别样的视听冲击体验;项目噪音小、能耗少、零污染、环保。

 

凤凰国家级地质公园

以岩溶峡谷、峰林、溶洞、瀑布构造形成的综合地质遗迹景观。

 

奇梁洞、南华山、十里沱江风光带、

乡村旅游景点:拉毫营盘、早岗、苗人谷等;精品民宿:老家寨、老洞和竹山村等;1处露营基地。

凤凰举办“翠翠的水上婚礼”、“六月六”苗族银饰服饰节、摄影活动。《凤凰等待》演艺节目。

 

 

 

>>> 凤凰县物产 >>>

 

  1. 凤凰土家擂茶: 粉末开水冲和喝
  2. 苗家腊肉: 苗族人近年关杀猪,将猪肉切成约三斤重的块条状,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方,烟火慢慢熏干。如果用桔子皮熏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蘸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熏制手艺好的情况可保存一两年不坏。
  3. 湘西糍粑: 每逢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湘西糍粑单个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
  4. 凤凰酸萝卜: 腌酸萝卜 有片状或梗状,蘸着鲜红的辣子汁吃。酸中有甜,甜中带香。
  5. 罐罐菌: 又名罗汉菇,也叫牛肚子菇,盛产在高寒山区腊尔山一带。
  6. 物产: 江竹豆、玉米、油桐茶、生漆、柑、板栗、黄柏、杜仲、红晒烟以及系列山野。腊尔山大米、茶叶雪茶、猕猴桃、富民柚、黄金茶。
  7. 民族手工品: 苗家银饰、蜡染、织锦、纸扎、木雕、根雕、石雕等。

 

 

>>> 凤凰县人文 >>>


地名由来: 中国的凤系民族起源于现在的武陵山。湘西苗民的先祖驯养鸡、鸭已有14000多年的历史,对雉(野鸡)崇拜,称为卵民、羽民,最早是翠羽的民族。十二生肖中名酉,二十七星宿酉(毕鸟、昴鸡、胃雉)。故而如今有美名凤凰山,凤凰厅,凤凰县名。

 

地域文化:当地在古代,楚文化与凤凰土著文化的结合,苗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佩戴项圈、手镯、凤冠、花带、戒指等饰物古风浓郁,傩堂戏、阳戏、“文茶灯”等古戏曲广为传唱,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民间工艺世代传承。 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

 

宗教

楚文化与凤凰土著文化的结合,苗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佩戴项圈、手镯、凤冠、花带、戒指等饰物古风浓郁,傩堂戏、阳戏、“文茶灯”等古戏曲广为传唱,蜡染、纸扎、苗族银饰等民间工艺世代传承。凤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更多详情>>

苗族对一些巨形或奇形的自然物,往往认为是一种灵性的体现,因而对其顶礼膜拜,酒肉祭供。其中比较典型的自然崇拜物有巨石(怪石)、岩洞、大树、山林等。此外,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多数情况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常给人类带来灾难、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而有灵性的自然现象常被认为是善鬼,具有一定的神性,如山神、谷魂、棉神、风神、雷神、雨神、太阳神、月亮神等。对于善鬼、恶鬼,苗族人的祭祀之法亦不同。对善鬼有送有迎,祭祀较真诚,对恶鬼则须贿赂哄骗直至驱赶使之远离。
苗族还认为自然界存在许多精怪。比如牛在厩内以粪便盖身或在厩内打转、将粪踩成圆圈,猪吃猪仔或躺在食槽里,鸭吃鸭蛋,老虎进田,遇到两蛇交尾,母鸡发出公鸡的鸣叫等均属出现了相应的精怪。
苗族地区的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萨、土地奶、家神、祭桥、水井等。土地菩萨苗语叫土地鬼,一般由几块石头垒成,土地屋多为木制或用三块石板搭成,极为简陋,设于寨旁路口处或大路边行人休息处。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设立“家神”偶像。祭桥流行于黔东南大部分地区。龙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对象。
图腾崇拜方面。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他们世代传说着“神母犬父”的故事,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
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甚至日常饮食也要随时敬奉祖先。许多地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在湘西有“敲棒棒猪”、“椎牛祭祖”,黔东南有“吃牯脏”,黔中地区叫“敲巴郎”,黔西北、滇东北有打老牛习俗。其中,黔东南的吃牯脏至今盛行不衰,最为典型。吃牯脏亦称祭鼓节、鼓社节、鼓藏(牯脏)节,以宗族(鼓社)为单位,每七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主祭者称为牯脏头,祭品牯脏牛是专门为此而饲养的。每届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年之久。
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除了这些原始信仰之外,自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我国内地传教,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一些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新中国建立之后,基督教、天主教的影响一度衰微,近年有一定的复苏的趋势。

 

 

>>> 凤凰县 综合 2021年>>>

 

行政区划:2021年末凤凰县下辖 17个乡镇:沱江镇、廖家桥镇、木江坪镇、阿拉营镇、茶田镇、吉信镇、山江镇、腊尔山镇、禾库镇、落潮井镇、新场镇、竿子坪镇、千工坪镇、林峰乡、水打田乡、麻冲乡、两林乡。常住人口35万人,总人口42万,总面积1745平方公里。由苗、汉、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约33万人,占约79%;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约25万人,占总人口的约59%。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地理: 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落差大分三阶层,海拔200米、500米、800米。县境内大小河流溪沟156条,总长709公里,属于长江水系,经洞庭湖上溯为沅水系,再上溯分属武水或辰水水系。主要河流四条: 沱江为武水一级支流,其北源头为乌巢河,自然落差533米;溶江为武水二级支流;白泥江为辰水一级支流;


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但西北中山山原却有北亚热带的性质。由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差异,气候分为三种类型,1高寒山区2适中区3温暖区。气温相差5-6摄氏度,节气相差15天左右。年平均雾日达35天,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6度,大于等于35度日数全年仅10.5天。县境位于云贵高原东侧少雨地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仅1308毫米,年降水量为州内最少,也是湖南省少雨区之一。全县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


经济: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传统的山区农业县。茶叶、油茶、中药材(苗药)、蔬菜、苦荞、雪茶、优质大米、猪牛养殖等为本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品、精品蔬菜、中医药材和生态养殖等产业

。农林食品加工。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旅游收入是200亿元。
交通:县城距27公里铜仁凤凰机场(4C支线);张吉怀高铁设有"凤凰古城站"。吉凤高速公路,凤大高速,G209国道,S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快捷。铜吉高铁(在建)。县境内短途旅游观光磁浮铁路。

 

 

索引:2021年 内容来源 fhzf.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