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城

Jzun.com.cn

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湖南 > 张家界市 > 市中心区

 

 

张家界市


2022-05-1

张家界市,湖南省西北部,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秀奇险雄仙",得天独厚全球罕见,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 张家界市传统美食 >>>

 


美食 地方菜系: 土家三下锅、岩耳炖土鸡、清蒸桂鱼、土家扣肉、炒腊香肠、炒腊肉、土家十大碗、土家粉蒸肉、合渣、煎盐豆腐干、擂辣椒、枞菌炒豆腐

...了解详情>>

土家三下锅
融入湘菜的辣和土家的腊酸腌咸诸味,风味独特。相传明代湘鄂西土司兵出征抗倭前,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吃,称三合菜。三下又指吃饭时的习俗:下蹲、下锅、下筷。如今食材十多样任选搭配: 腊肉.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猪头肉(又称核桃肉).猪手.五花肉.鸭肉.脆骨。分干锅与汤锅,干锅无汤且麻辣。此菜量多粗犷,重味香肥咸油腻,一般小餐馆才有卖。
岩耳炖土鸡
岩耳生峭壁,形状与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细刺,要六七年才能长成,加选农家土鸡,营养多足,曾是土司进贡的御菜。
岩泊渡清蒸桂鱼
又名鳜鱼.桂花鱼,鲜美,刺少,肉细嫩,补气益脾胃。慈利的岩泊渡镇的鳜鱼生长在澧水流域,水质好。适合清蒸或红烧。先热油煎鱼至金黄,下浅水熬煮,待鱼汤奶白时,放调味料,收汤汁即成。
清炖岩骨鱼
又名黄鸭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多脂肪,浑身只有一根长鱼骨,无肌间刺。适合清炖和红烧,汤奶白色,加紫苏、辣椒等调料。
土家扣肉
当地待客节庆酒席的主菜。采用当地五花猪肉,经过煮、炸、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咸菜铺底才上盘。肥而不腻,味道鲜嫩香软。
土家粉蒸肉
古时猪肉珍贵,普通土家人每逢腊月杀年猪时常做粉蒸肉吃,流传至今,已成日常菜式了。 食材: 鲜五花肉、酱瓜、南瓜、玉米面粉、土豆、咸蛋黄;炸辣椒、花椒粉、白胡椒粉、糖、清酱油等调料。肉切成大块,其它切细块,放入大容器内加调料搅拌,洒加干面粉再均匀搅拌,色调适中;量多的话分装入多个大铁碗(碗壁可涂抹油和面粉或油纸),再上蒸笼大火蒸25分钟。铁碗倒扣上盘即成。其香奇醇其味奇美
桑植盐豆腐干
地方特产,曾为贡品。清热润燥、生津解毒。制法可香油油炸,香煎炸。
土家十大碗
当地土家族民间节庆及酒席时,特点是用蓝边大口碗而非盘子,每碗素菜垫底,荤菜盖面,油而不腻,半荤半素、一菜两味,粗细搭配,摆放有序,十数量多。其配料精辟,加工细腻,组方合理,营养丰富,口味纯正。食材来源于普通民间家常。常见的十碗菜名: 1.农家贺菜(肥痩肉丝.黄花.红薯粉) 2.千张贺菜(墨鱼.千张.胡罗卜.肥瘦肉丝.青红椒丝)3.木耳土鸡(土鸡.木耳)4.海带炖猪脚(海带.猪脚)5.粉蒸肉(鲜猪肉.米粉.山药)6.土家扣肉(五花肉.豆豉)肥而不腻 7.米辣子扣小河鱼(酸黄豆辣子.小鱼)口味鲜嫩 8.黄豆炖老鸭(大豆.老鸭)9.四季长青(时蔬) 10.土家和欢(韭菜.豆酱)。其它十菜式: 蹄、髈、扣、坨坨肉、片片肉、酸鲊肉、豆菜、白豆腐、豆腐果、酥粑粑,各有各的寓意。其它十菜式: 土家恭喜茶(红糖.炒米)、墨鱼老家贺菜、鸡汁千张贺菜、黑木耳炖土鸡、扣肚片、扣蹄花、火炕鱼、鼎罐炖猪脚、土家扣肉、四季常青、土家合渣、土家叶儿粑粑、水果拼盘、糊米茶。
合渣
将黄豆用水泡胀后,在石磨上磨成豆浆,再将豆浆兑水放进锅,架火煮开,放进蔬菜丝,再煮开即成,乳白带绿的合渣。
血豆腐
豆腐混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球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耐嚼味香,佐酒上品,为土家特色菜。
擂辣椒
特色家常菜,湘菜菜肴,主要食材为青辣椒,一道凉拌菜,开胃下饭。传统做法 用油锅煸炒大尖椒至表皮糊焦,再泡入冷开水中剥皮去籽,放入擂钵中捣碎,拌入调料。综合了川菜的干煸厨艺和虎皮尖椒的做法。
枞菌炒豆腐
枞菌、松菌,天然山珍,肉厚、营养丰富。橙红色的叫红枞菌,紫褐色的叫乌枞菌。制法可炒辣椒豆腐块。

 

张家界特色小吃: 凉面、糖油粑粑、酸萝卜、干魔芋、草帽面、社饭、糍粑、绿豆面

...了解详情>>

凉面
当地大众小吃,不分季节,类似干拌面。麦面条水煮后松散干凉多刻,加拌上大蒜水、姜沫、花椒粉、辣椒油、芝麻油、山胡椒油、花生米、香葱、海带丝或黄瓜丝等配菜,加几滴"灵魂"汤汁,拌匀即成。
酸萝卜
土家腌酸萝卜很特色,鲜脆,开胃。甜萝卜汁水很多,香脆可口、甜中带麻,拌香菜段;清甜和辣味融合。随街摊子有卖。
草帽面
当地著名,这面条全手工自擀,细宽面条和汤水,添猪面皮,熟猪油,臊子香,面爽滑,食法要热面趁热快吃。
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汉、土家、苗、侗族等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土家人做社饭不光是自家人吃,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
糖油粑粑
是湖南传统民间名吃,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油炸金黄的软圆球,香甜软糯。
糍粑
土家人说法“年冬二十八,打粑粑”,类似打年糕。手工打的糯米糍粑极耗体力。烤、油煎、蒸、水煮、拌粥均可,口感香甜软糯。食用时可加红糖、黄豆粉。
干魔芋
张家界颇大众喜爱的小吃。将魔芋经过晒干腌制等过程制成干魔芋丝薄片,加上干辣椒等调料,香辣可口有嚼劲。
绿豆面
是古代巴人的饮食文化结晶。以绿豆.大米.黄豆,经“泡、磨、烙、烫”四道传统工序制作而成。绿豆面条清热解暑,水煮干炒皆可。




>>> 张家界市旅游景区 >>>

张家界市是,中国旅游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 5A

天门山是山岳型自然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誉为张家界之魂、湘西第一神山。山峰在市城区南郊8公里。主入口在市中心大庸路的索道广场。登天门山不需爬山,天门山索道直达山顶。天门山索道连接山顶与市区官黎坪,两点一线。如果爬山的话有99道弯通天大道盘山公路,山顶海拔约1518米,人走路走到腿瘫,可乘班车代步。盘山公路全长10.77公里,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300米,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山上还有充满挑战的悬崖攀岩、峭壁上空悬的千米栈道、巍峨的天门洞。

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三国时期(263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赐名天门山,山下置天门郡。洞口于山体的中上部,海拔约1300米,门高约131米,宽57米,深60米,是全球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时常云蒸雾绕,游客置身其中,莫不惊叹大自然的奥妙和伟岸。洞底有999级天梯。顺天梯下去即到"洞前广场"


【武陵源旅游景区 】 5A

景区有多个入口,正大门在武陵区府大街,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景区由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 三者组成,总面积达369平方公里,逛足四天。

景区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著称, 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春夏秋冬景观各不同。身临其境,如入梦幻仙界。
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其间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兽、如器如物,惟妙惟肖,气势壮观,震撼人心,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称。主要景点有黄石寨、金鞭溪、十里画廊、天子山、袁家界、杨家界等。


【黄龙洞景区 】 4A
在武陵区府大街往东6公里处,是天然溶洞,以其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密集的石笋而出名。洞中众多的石乳、石柱等各种钟乳石,在灯光的照耀下,多姿多彩。
黄龙洞内面积大,全长约7公里,洞腔最高处垂直高度约100多米,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游客在洞中游览时能看到数量众多石乳、石柱、石笋、石幔、石琴、石花等各种钟乳石。其中最为独特是洞中的标志性景点“定海神针”,一根高约20米,两端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的钟乳石柱,据推算已生长了二十万年。洞内常年保持16摄氏度,游客需备好衣物。
游客进入洞中,先步行游览一段,然后在洞中暗河边的码头上船,乘坐游船,在水中赏沿河美景和石笋奇观。游船全程约15分钟,上岸后继续步行游览,可谓水陆兼备体验。洞中不走回头路,出口和入口不是一个地方,但相距不远。


...游览更多>>

【宝峰湖景区 】 4A
在武陵区府大街往南1.5公里处。宝峰湖是一座罕见的高峡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风光旖旎,是山水风景杰作。景区由宝峰湖和鹰窝寨两大块组成,四大景点宝峰湖、宝峰飞瀑、鹰窝寨、一线天、观音庙。
景区以其秀丽的湖光水色与险峻的山崖古寨,成为武陵源水景风光的代表之作,电视剧《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外景就拍摄于景区内的“奇峰飞瀑”。湖中还有两座叠翠小岛,近岸奇峰屹立,峰回水转。游客可以在湖中泛舟游船,观赏其间的“一湖绿水半湖倒影”,这一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景。鹰窝寨曾经是一个土匪山寨,后来成为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取景地之一。山寨顶上几乎没有平地,沿途或利用山崖遮风避雨,或者在十几平方米内的地方建造石屋。


【土家风情园 】 4A
在张家界市中心,永定区南庄坪。以当地湘西的土司城堡为基础建造而成,可领略到土家族山寨风貌和精彩的土家族民俗风情。有石牌楼、祭祀堂、九重天吊脚楼、舞蹈表演等景点。
土家族的建筑和汉族的区别很大,它没有中原汉族“坐北朝南”对称严谨的礼制,祭祀堂的朝向不讲究这些。祭祀堂内里面供奉的土家族的祖先,一尊高大的金黄色铜像。 在祭祀堂前的广场上,常有土家族民族风情的表演,在每天的10点和16点,这里会上演摆手舞,而每当有旅游团到达时,这里将会上演“茅古斯舞”土家族古老、独特的舞蹈艺术。舞蹈表现了土家的祖先们开拓荒野、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的创世业绩。传统的茅古斯舞一般在逢年过节跳摆手舞之前进行,整场舞蹈开场前,要祭祀土王、唱祭神歌,祈祷赐福降瑞,舞蹈需要跳六个晚上,每晚的主题各不同。
九重天吊脚楼,楼高约40米,九重十二层木质楼阁。高大的“吊脚楼”气势恢宏,楼中的飞檐翘角、曲廊幽阁,花窗柱棋等建筑部分,都突显出土家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该楼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全木质结构吊脚楼。
园中还有土家婚俗、头饰服饰、蜡染、织锦、银匠、石匠以及奇石根雕等具有民族风情的物品陈列,也售卖银器、牛角梳及罗汉果等旅游纪念品。


【张家界千古情景区 】
演艺有一大型经典歌舞《张家界千古情》约1小时、园区内其它地方也有多种多样小表演(约15分钟)例如《土司招婿》、《覃将点兵》、《穿越快闪秀》、《水上飞人》、《篝火摆手狂欢》、《泡沫狂欢趴》等。
园区还有四大游玩主题: 大庸古城、桃源秘境、情人海、烂苹果亲子游乐园。大庸古街内非遗产文化和手工作坊云集。烂苹果园有丛林大冒险、旋转木马、泡沫狂欢、淘气堡、碰碰车等亲子游乐项。情人海有水上飞人特技,情人桥.情人港.银沙滩,夏日玩水凉爽。陶源秘境体验蚩尤的刺激恐怖。

 

 

 

邻近县的景区: 贺龙纪念馆--在桑植县、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在慈利县,距离黄龙洞往东9公里

 

 

>>> 张家界市物产 >>>

 

土家腊肉、腊香肠、桑植盐豆腐干、岩耳干(菌类)、竹筒酒、蕨根粉、茅岩梅茶、桑植白茶

土家族的头饰服饰、蜡染、织锦、银器、牛角梳

当地水果: 张家界椪柑(芦柑)、菊花心柚、金香柚(上等果精品)、拐枣(糖甜又营养)、板栗、长茂山桃子、八月瓜(三叶木通的果实,形似香蕉,香甜多汁)、猕猴桃、后坪镇牛奶西瓜、蓝莓

张家界茶、莓茶、桑植白茶、茅岩莓茶、大鲵、椪柑、菊花心柚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张家界市人文 >>>

 

地名由来: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曾经是明代永定卫大庸所官兵张氏家族世袭领地,如今因旅游立市提高知名度,1994年大庸市改名张家界市。
历史名人 贺龙(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桑植民歌,省级:张家界阳戏、高花灯、慈利板板龙灯。


【文旅演艺 】
大型舞台剧,山水实景,震撼与梦幻,爱恋激情《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魅力湘西》、 《张家界千古情》
...了解演艺详情>>

《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是一部超震撼的山水实景演出、魔幻音乐剧。故事改编自当地神话传说《刘海砍樵》,讲述了一段感天动地的人狐之恋。表演奇幻特效,剧情感人,东方玄幻风格的大场景
游览时间:90分钟,在天门山脚下的"天门狐仙大剧场"常年上演,距市中心约4公里。

《张家界·魅力湘西》
节目有:湘西苗族鼓舞、边城(翠翠恋情)、爬楼(瑶族婚恋习俗)、茅古斯舞(土家族祭祀仪式)、马桑树儿搭灯台(革命民歌)、女儿会(土家族节日风俗)、哭嫁(土家族哭唱婚俗)、湘西赶尸(猎奇恐怖)、追爱(纯真爱情瑶族恋爱习俗)、场外篝火演出(土家硬气功表演,湘西蛊迷巫术表演(上刀山、走铁犁、下火海),土家摆手舞)。
2017年版本的节目整体基调分为浪漫湘西、神秘湘西、激情湘西、快乐湘西四大部分。饱含民族风情的篝火歌舞盛会,湘西原生态民俗文化,湘西民族特色浓厚鲜明。"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魅力湘西大剧院占地31.23亩,容纳2800人,规模、设施、技术均位居全国先列。毗邻武陵源景区, 地址:武陵源区大街高云大桥旁"魅力湘西大剧院",游览时间:3小时


《张家界千古情》
大型歌舞《张家界千古情》分为《沧海桑田》、《武陵仙境》、《天子山传说》、《小城往事》、《马桑树》、《爱在湘西》等六个章节,将张家界从远古时代的地壳运动形成独特山峰地形地貌,到千百年来它诉不尽的动人历史故事,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毗邻武陵源景区, 地址:武陵源区大街朝阳路与文丰路“千古情景区”内,表演时间:1小时
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精湛的演出展现了张家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底世界的缤纷多彩、如梦如幻的武陵仙境,演绎着这方美丽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血与泪、生与死、爱与恨。让我们看到了湘女多情、英雄辈出的张家界传奇,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文化与艺术的盛宴。震撼人心。


【张家界民俗风情 】
在奇妙的世外桃源里世代生活着土家族,有着浓郁的民风民俗 传统地域文化、建筑、节日。划龙舟、哭嫁婚俗、阳戏、花灯戏、摆手舞等等

...更多详情>>

划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缅怀先贤古楚国屈原,他曾被贬流放澧水地域。张家界土家族龙舟赛,“五龙”为迎龙日,“六龙”为送龙日。从农历五月初五算起,逢辰为“五龙”日,习惯称作龙头日,十二天轮转一次,依次算下去,算到六月的龙日为“六龙”。
哭嫁婚俗
土家族"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土家族的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开始,也有的前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
阳戏
曾经叫"扬花柳",为民间艺人行乞或风尘女子卖唱糊口的表演艺术,后经茅岗司覃家班及若干代艺术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生旦净觉丑末行当齐全的地方戏剧种。在重庆、湖南、贵州湖北等省市农村广泛流传。那里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白、回、瑶、壮等多种民族,残存着大量巴、楚、湘、黔文化的余绪,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踩堂戏或傩堂戏都给阳戏以特别的艺术滋养。
花灯戏
戏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摆手舞
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拜观音
张家界奇山异水是佛教钟爱之地,人民自古受到佛教影响,尤其是观音菩萨信俗。俗传观音菩萨农历二月十九日出生、九月十九日出家、六月十九日得道。民间和佛门在这三个日子都要举行纪念、享祀活动。观音又叫观自在、观世自在、观世音,俗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观音为阿弥陀佛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又是汉化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汉族民间奉其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苗族银饰
湘西地区是苗族聚居之地。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但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银手镯若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变色),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光亮如新。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
舍巴节
是土家族古老的宗教祭祖节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主持节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敲锣打鼓,吹起土号,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玛”领队来到社场。队伍中还有一个头戴烂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个人抬着进入社场。相传这人是祖先,他后边跟着一个拿扫帚的人,边走边扫。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长带领,一路吆喝,领唱人每唱一句,众人齐声呐喊:“干哉!干哉!啊喂!……”和声整齐,地动山摇。
三棒鼓
是土家族人民交朋友的一种方法。过年时三棒鼓队走访村村寨寨,来到家家户户。精彩的表演过后,如主人是个贫寒之人,表演者就将别人赠送的糯米粑粑等慰问品相送;如主人家比较富裕,则主动拿出钱、米、糯米粑赠予三棒鼓队,有的还放鞭炮接送。
猴儿鼓
在湘西苗族时代相传。湘西这里山林密布猴子很多。传说,苗山有一座古庙,一群猴儿进庙偷吃供果,一猴无意中碰响了菩萨前的一面神鼓,“咚”的一声,惊得群猴乱窜乱爬。过了一会,一只机警的猴子发现,这鼓只有响声,并不追赶自己,于是群猴又围了上来,乱敲狂跳,十分开心。鼓声惊动了一位打猎的小伙子,他悄悄躲在庙门后看入了迷,牢记住这精彩的场面。回到村里,他便将所见奇闻讲给同寨人听。小伙子们心花怒放,手舞足蹈,借来一面鼓学猴子打了起来。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猴儿鼓”。
傩愿戏
又名"傩戏"或土地戏,是从土家族祭祖还愿的祭仪中衍生而成的一个地方戏种。傩愿戏实际上是"还愿"和"傩戏"的总称,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除病、祈寿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30多个曲牌,200多个剧目,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
拦门酒
在深山苗寨里,苗家人有一种隆重的礼节,迎接尊贵的客人,都要在门口摆上一碗碗酒,请尊贵的客人们每人都喝上一碗两碗或一口两口……这便是苗家人的拦门酒。这种礼节经过若干年的演化已成为苗家人待客的一种礼仪风俗。这种风俗起始于何年,没找到记载。
过赶年
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最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因此叫做"过赶年"。
茅古斯
有比较完整的舞剧情节,有固定的场次和对话,表演过程中,由一人扮演老茅古斯,几人扮演女茅古斯,其余的人扮演小茅草、树叶和藤蔓编制成的草衣,亦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茅古斯作为祭祀性舞剧,有围猎、捉鱼、开荒地、接新娘等多场。
桑植民歌
桑植是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县份。这些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创造的文化,多以口头代代相传,桑植民歌就是他们创作的口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族仗鼓
仗鼓是白族人特别喜爱的一种鼓。打仗鼓由来已久,据传宋末元初白族人从元朝军队征战由云南来到湖北鄂州,后散乱部分人定居桑植县,受到当地土司的歧视和横征暴敛。某天白族兄弟三人在家用杵棒打野蒿糍粑,土司的一伙打手前来敲诈。三兄弟不肯给,打手们就大打出手。兄弟三人使出八虎拳,挥动手中杵棒,打得打手们落荒而逃。后来白族人民就以杵棒打粑粑演变而来的打仗鼓来纪念反歧视的胜利。在湘西有这样的说法:“土家摆手舞,苗家打花鼓,白族最爱打仗鼓。”

 

张家界是革命老区
张家界目前的四个区县均为国家一级革命老区。桑植县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湘鄂西、湘鄂边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当地先后有近10万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为革命捐躯。

 

张家界是宗教圣地
奇山异水,有普光禅寺、五雷山寺、天门山寺等宗教朝觐圣地。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地区
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等4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约四分之三。全市各民族风俗各异,淳厚刚正,交汇融和,民族文化浓郁独特,精彩纷呈,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共计730多项。




>>> 张家界市 综合 2021年>>>

 

行政区划:2020年张家界市下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常住人口约172万人,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地级市。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等4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约75%,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过半以上。

 

地理: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并存。张家界是澧水发源地,澧水贯穿全境;最大支流为溇江,地下水资源富足。自然生态良好,野生动植物众多。

气候: 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阳光充足,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约16.6度。夏季8月极端37.2度,冬季1月最冷4.3度。市区海拔183米,景区平均海拔1000米,若跨海拨游玩温差可达10度。

 

经济:旅游立市,各类景区景点众多,基础设施和服务投入足,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2016年至2020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分别约6143万,7336万,7960万,7912万,4949万,实现旅游收入分别是约443亿、624亿、757亿、906亿、569亿。大鲵、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为五大农业特色产业。

 

交通: 航空: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国内54个城市的航线,境外15条国际航线;铁路: 枝柳铁路、黔常铁路、张吉怀高铁,张家界站是普通,张家界西站是高铁;公路: 张花高速公路,张桑高速,国道G353,G241,G352,省道S305,S238,S518,S304

 

 

 

索引:2021年 内容来源 zj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