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四川 > 成都市中心城区
2022-2-20
成都市,四川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火锅之都,长江上游重镇,蜀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市中心"本文仅包括5+2 行政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 功能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麻辣鲜香是川菜特色,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川菜特色是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川菜在调味上通过对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主要调味品的不同配比,幻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其中成都菜系口味相对清淡。
【传统菜式】
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干烧桂鱼、回锅肉、樟茶鸭子、麻辣口水鸡、二姐兔丁、开水白菜、蚂蚁上树、蒜泥白肉、咸烧白、粉蒸肉、肺片(卤肉牛杂)、干煸牛肉丝、小笼粉蒸鸡、大邑麻油鸭、麻辣灌香肠、炒豌豆颠尖、香碗(镶碗)、坛子肉、东坡肘子、芋头烧圆子、鸡油金钩青菜头、茄皮鳝鱼、鳝黄银杏、灯影牛肉、芋头蒸肉、天主堂鸡片(崇庆鸡片)、九尺板鸭、胡子兔、黄焖兔、大伞蒸牛肉、客家烟熏油烫鹅、郫都神仙豆腐
蛋饺海参、口蘑鱼卷、堂片填鸭、一品豆腐、叫花鸡、芙蓉虾仁、清蒸甲鱼、烤酥方、烤奶猪、叉烧鱼
成都火锅:
火锅是四川独创的美食,它现吃现烫,具有麻、辣、咸、鲜、香的特点,油而不腻,老少咸宜。吃时人们通常大汗淋漓,酣畅之极,因此具有解郁除湿之功能,适于巴蜀山川之湿热气候。一般而言,火锅是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以此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对比重庆火锅,成都火锅降了麻减了辣,虽辣但醇和,制作细致,易感受食材的本味,蘸碟放的辅料更丰富。而重庆火锅特点是大麻大辣、刚烈油重、食材粗放。串串香。
兔肉美食:
红烧、爆炒、干煸、粉蒸、凉拌、汤锅,兔脑壳、兔腰、冷吃、缠丝、红油兔丁、鲜锅兔、火锅兔
锦江鱼菜式:
红烧鱼、醋溜鱼、糖醋鱼、泡菜鱼、叉烧鱼、银杏炖鱼、太白鱼片等鱼菜,由船民或出川食客将制作方法带到了全国各地。家常味的五柳鱼、犀浦鲇鱼、陈皮鲫鱼、家常鱼丁、凉粉鲫鱼、椒麻鱼、干煸鳝丝等
农家船宴:
船宴鱼肴,大蒜烧鲶鱼、清蒸青鳝、奶汤鲫鱼、太白鱼头、青椒鳝鱼、沙锅中段、炒鲜鱼丝、椒盐干鱼、氽煮鱼丸,佐酒冷盘以鲜侧耳根、凉拌马齿苋、炒苕菜、撩灰灰菜开路,油炸蚕蛹、炸蚱蜢、炸泥鳅、炸鹌鹑等山乡野味,家常豆花、松香腊肉、麻辣风鸡等。
文化风味菜:
芙蓉糕(三色夹心糕)、芙蓉饼、芙蓉鸡片、芙蓉锅蒸、芙蓉肉片等。还有东坡肘子、五柳鱼、张飞肉、马肉宴(隐骂献城投降的马邈)、草船借箭(签插烤牛肉)、火烧赤壁(三鲜汤,燃高度酒于汤面后再上桌,海参、鱿鱼、蘑菇等喻人和船)、宫保鸡丁(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封太子太保,俗称宫保,此菜为他首创)等。三英战吕布为白菜、红椒、黑木耳炒藕片;五月渡泸是炖芦花鸡汤。
三羊菜式:
大耳朵山羊肉质清甜,所以熬出的羊肉汤鲜、香、暖,而且毫无膻味。正宗简阳羊肉入锅爆炒前要先放入两条鲫鱼油炸,鱼羊一锅,一个大写加粗的"鲜"。整锅羊汤温而不火,鲜香浓烈。金堂黑山羊肉质细嫩,味美多汁,无膻味,味香而不腻口。麻羊肉肉质劲道且鲜嫩,无膻味儿,熬制后汤白、香气自然、口感纯正。
宝光寺素筵:
名为椒麻鸡块、宫保肉丁、糖醋鲤鱼、清蒸全鸭等川味名菜,是以黄豆、面粉、菜油为主料,以花生、芝麻、木耳、竹笋、蘑菇、香菌为辅料,再配上四季瓜果、时鲜蔬菜精心烹制而成,吃起来油而不腻,似荤非荤,清爽可口,齿颊生香。豆筋、豆油皮、面筋成为厨僧们仿制鸡、鸭、鱼、肉的主要原料,再配上山野干菜、田园鲜蔬、应时瓜果、调味香料,以凉、炒、蒸、炸等方式,可烹调出一百多道仿荤素菜。
成都的面条:
甜水面、担担面、炉桥面、攒丝面、白提面、鸡丝豆花面、卫生面;杂酱面,怪味面,海味面,鳝鱼面,鱿鱼面,牛肉面,排骨面,脆绍面,番茄煎蛋面,豌杂面,鸡杂面,青椒肉丝面,肥肠面,回锅肉面,猪肝面,兔子面,生椒面,甜水面,担担面,查渣面,蹄花面,脑花面,奶汤面,豇豆面,鸡汤面,铺盖面,金丝面,荞麦面,宋嫂面,姜鸭面、大肉面、燃面等等
担担面的臊子被叫做"脆臊"是取猪腿肉剁成肉末,然后加上甜面酱炒散,再加料酒炒干水分,再加上盐、胡椒粉、味精等调味料,待肉末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锅。调味料之多:除了传统的盐、味精、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葱花等,还会加入碎米芽菜、甚至还有花生碎和芝麻粉。
甜水面在于其面条厚重扎实的口感与特别的味道。面条有比筷子头略粗,咀嚼起来相当有弹性和嚼劲。通常一碗甜水面只有三根的面条,甚至有些馆子的甜水面只有一根面条盘在碗里。甜水面的味道以甜辣为主,不带汤水,没有浇头,是一种完全由调料拌出来的面条。所以甜水面的吃头就在于面条和调料。甜水面的碗通常都不大,但是黄白色的蒜泥,褐色的芝麻酱,红色的甜酱油以及亮红色的辣红油淋在白生生的面条上面,一阵翻搅之后,让每根甜水面都裹上厚厚的酱汁。
夫妻肺片:
原名废片,牛的下水料,有牛腱、牛肉、牛心、牛筋、牛舌、牛肚、牛百叶等(但没牛肺),辅以料酒、盐、八角、葱姜将牛杂煮至微烂,熟而不烂。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凉拌食用。
青城泡菜品类多可分咸酸味、咸辣味、甜酸味、香辣味等。
折耳根(鱼腥草岑草)吃法:凉拌、烫、炖、火锅调料、拌狼牙土豆等。
简阳状元菜: 红烧鲶鱼、资中鲢鱼(鲶鱼/胡子鱼)、枇杷叶青菜、冬菜咸烧白、冬菜烂肉、红烧江团
成都冒菜:
以肉类、豆制品、青菜、海鲜、菌菇类作为主要食材。吃法为"干碟",即在小碟中放置干的辣椒粉,加上盐,味精等的调料,将锅里烫好的菜在干碟里轻轻一蘸后吃,味道又香又辣。品类有火锅型冒菜、清汤冒菜、微辣冒菜、特辣冒菜、藤椒冒菜、三鲜冒菜、卤味型冒菜。
九斗碗/九酒碗:
以蒸扣为主的筵席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有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等。
【成都小吃】:
冰粉、钟水饺/水角、红糖糍粑、龙抄手/包面、糖油果子、酥脆米老鼠糕、凉拌折耳根、三大炮、丁丁糖、饼餤、小谭豆花、串串;
甜水面、担担面、抄手面、醋豆花、香油卤兔(红板兔)、肺片(以牛杂为主的凉拌菜)、凉粉、赖汤圆、小笼蒸牛肉、红油水饺、叶儿粑、白蜂糕、玻璃烧卖、黑芝麻鸡油酥、马蹄糕、肥肠粉、酸辣豆花、担担面、龙抄手(似馄饨)、韩包子、钟水饺、锅盔(烤馍)、川北凉粉、崇州荞面、羊马渣渣面、鸡米芽菜、老妈蹄花、滴油水饺、蛋烘糕、珍珠圆子、客家毛麻花、伤心凉粉(辣出泪)、煎堆/天鹅蛋、彭州军屯锅魁
成都用花木根茎花叶果制作糕饼:桂花糕、金桔饼、蜜饯、果脯、枣泥糕、绿豆糕、芝麻糕、黄豆酥、玫瑰饼、菊花卷等面点糕卷,都有上千年历史。花、草直接入菜的川菜品种,更是难以尽数。蔗汁、酸梅汤、金银花露、桂花浆、玫瑰浆及豆科浆汁等不同品种的饮料。浆是饮料“六清”之一,指淡酒或带酸味的液汁和米汁。
抄手是川式馄饨配以清汤,红油、海味、炖鸡、酸辣、原汤等多种味。
蛋烘糕用鸡蛋、面粉、红糖做成,外酥里嫩,多种馅料万物皆可包!
"三大炮"口感似没炸过的糍粑,原料为糯米、红糖、芝麻、黄豆。制作时手抛扔糯米团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铁+火+枪)。
成都美食一条街:
火锅街、粽子街、羊肉街、新开寺街卖香肠、奎星楼街卖糍粑冰粉、祠堂街
成都的山景具有高、险、奇、秀、幽的特色,有如“天下幽”的青城山、雄奇多姿的九峰山、高耸挺拔的西岭雪山、景色秀美的玉垒山;水景中有汹涌湍急的溪流,清澈明亮的水潭,飞珠溅玉的瀑布,秀美如画的湖泊;生物景观中有少见的桂花林、箭竹林、杜鹃林等植物群落,以及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中心城区:
三圣花乡、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欢乐谷、天府芙蓉园景区、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武侯祠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郊记忆旅游景区、蔚然花海旅游景区、桃花故里旅游景区、洛带古镇、双流区(天府新区和高新): 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景区、麓湖水城景区、海滨城景区、黄龙溪旅游区;锦江公园、活水公园、人民公园
成都喝茶看戏:华兴街锦江剧场、镋钯街戏曲茶楼、水津街成都茶馆等
文殊坊:千年古寺文殊院、五岳宫、爱道堂、金沙庵等多处庙宇和道观
春熙路夜市、三色路夜市、建设路美食夜市、夜猫子夜市、香香巷夜市、白云寺街
远郊:
都江堰市: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5A、虹口旅游景区、灌县古城旅游景区
新都区: 花香果居旅游景区、锦门丝绸商贸旅游小镇、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
郫都区: 三道堰旅游景区、战旗村景区、郫县农科村、三道堰青杠树景区、望丛祠旅游景区
温江区: 国色天乡乐园、幸福田园景区
新津区: 斑竹林景区、花舞人间旅游景区
青白江区:凤凰湖生态湿地公园、城厢古镇、凉水村龙门桃花沟
金堂县: 五凤溪古镇
大邑县: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西岭雪山景区、天府花溪谷、花水湾温泉度假旅游区、成都新场古镇、刘氏庄园
蒲江县: 石象湖旅游区、成佳茶乡旅游景区
彭州市: 丹景山旅游景区、彭州宝山旅游景区、白鹿中法风情小镇
邛崃市: 平乐古镇、成都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邛崃中国酒村
崇州市: 街子古镇、竹艺村景区、天府国际慢城景区、元通古镇
珍稀动物:大熊猫、雪豹、川金丝猴、绿尾虹雉等,小熊猫、黑熊、大鲵、红腹锦鸡等
川地喜欢饲养羊、兔为食材;简阳大耳朵羊、黄甲麻羊、金堂黑山羊、蒲江跑山鸡蛋、邛崃黑猪;
水稻、小麦、油菜籽、豌豆、玉米、茉莉花、金堂柑桔、都江堰猕猴桃、龙泉水蜜桃
川芎、郁金,杜仲、厚朴、黄柏;贝母、虫草、天麻等名贵药材
永川豆豉、涪陵榨菜、青城腌泡菜、郫县豆瓣、夹江豆腐乳、叙府芽菜、资中冬菜、保宁醋,犀浦酱油、德阳窝油、中坝口蘑酱油、太和酱油、白豆油、甜红酱油等、香花醋
辣而不燥、麻而不苦、鲜香回甘的川味香肠
市花 芙蓉、市树 银杏
地名由来:战国即有此名,得名的由来多种,其一是成都为古蜀语对华夏语的音译“蜀都”,别称芙蓉城、锦官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
“蜀绣”“蜀锦”织造技艺、“成都漆艺”“成都糖画”“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以及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四川金钱板、成都道教音乐、大邑县西岭山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民俗
成都人有岁时节令游赏的习俗,至今在城区每年春天举办灯会、花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在郊区,龙泉桃花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新都木兰会和桂花会、彭州牡丹会、新津龙舟会、郫都区望丛祠赛歌会等
成都茶文化与戏文化历史悠久,喝茶的茶园和听戏的戏园交融一起。
语话方言
成都话是西南官话,极具代表性的口音之一,属西南官话的川黔片的成渝小片。
川剧
剧目繁多,文字优美,幽默风趣,表现手法丰富,程式化动作含蓄隽永,器乐帮腔独具特色,尤其是“变脸”“吐火”绝技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
民族宗教
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2020年户籍约20万人,主要有藏回彝羌满苗蒙壮白土家等;
文殊院、昭觉寺、新都宝光寺、青羊宫、大邑县鹤鸣山道观、青城山道观群,2020年全市有信教群众约200万人。
行政区划:2022年成都市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双流区(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常住人口为约2120万人,总面积14335平方公里,副省级市。
地理: 成都市地处长江支流岷江及沱江流域,岷江及沱江干流穿越市境,市境内岷江干流长96千米,沱江干流长146千米,岷江、沱江流域面积分别占55%、45%。成都市过境水量中以岷江过境水为主,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优异,洪枯变化较小,地势居高临下,便于自流引用,为成都主要供水水源。
气候: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除西北边缘部分山地以外,成都市大部分地区表现出的气候特点是: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秋雨和夜雨较多,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2020年,成都市年平均温度为15.5~18.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6~39.5℃,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5~0.3℃;最热月出现在6—8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成都市年总降水量为829.4~1784.3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8月。成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718~1650小时。
经济:GDP量约20817亿元,新大支柱产业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优势产业有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传统产业有食品加工、家具制造业
交通: 西北交通枢纽,高速公路和高铁沟通西部藏滇贵甘青,地铁轻轨四通八达,双流和天府飞机场
索引:2022年 内容来源 chengd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