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县域记 > 全国 > 浙江 > 嘉兴市 > 市区
嘉兴市中心区(秀洲和南湖)
2021-12-30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畔,毗邻上海.杭州.苏州。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目录 1.美食 2.景点 3.物产 4.人文 5.综合
>>> 嘉兴市区传统美食 >>>
文虎酱鸭、八宝全鸭、桂花糖藕、南湖醉蟹、陆稿荐酱鸭、莲泗荡酱烧鱼头、红烧划水、三元贵妃鸡、秀水虾仁、南湖虾圆、螺蛳炒鸡、砂锅鱼头、
熬汤鱼头皇、船娘手工鱼丸、蒜子咸肉黄鳝汤、九转套肠、清蒸白水鱼、禾城素肉、鲜藕狮子头、筒骨田螺煲、糖醋排骨、金丝御鸭、冰糖走油肉、蟹粉南湖菱、南湖菱烧豆腐、稻草扎肉、南乳焖肉、红焖扣肉、新塍酥糊拆翅、新塍蒸缸羊肉
南湖船菜宴:八大碗热菜八小碗冷菜,食材藕、河蟹虾、菱、河蚌、鳑鲏、泥鳅、白条鱼。新塍全羊宴、嘉兴桂鱼宴
小吃: 粽子、汤圆、馄饨、烧卖、蜜桃粽、鲜肉月饼、新塍生煎包、三色菱泥、姜丝饼、三色虾饼、杏花村线粉千张包。品牌 五芳斋、真真老老、三真斋、
>>> 旅游景区 >>>
南湖风景名胜区
景区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南湖烟雨迷蒙,翠柳飘逸,绿树掩映的小瀛洲、湖心岛、烈士陵园、初心亭、码头、游船、烟雨桥、潦波桥、文星桥、壕股塔等。
揽秀园座落在南湖西岸文星桥畔,一座文物碑刻公园。有嘉兴历代碑刻84块及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
南湖革命纪念馆
新馆位于南湖之滨,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闭幕而建造的一座革命纪念馆。是中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有近百万的游人前来参观瞻仰。1921年7月23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一座石库门老房子里秘密召开,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骚扰,会议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嘉兴乌镇人)建议下,转移到嘉兴南湖,并在南湖一艘画舫(红船)中续会,在这里宣告了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月河历史街区 5A
月河是古运河的一条支流,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南宋时,嘉兴城北门外月河一带商业初盛,居民四附,形成市井。明清时期,月河街区达到全盛。曾是近代嘉兴工业、商贸最为繁盛之地。街区内,传统的民居依水造势,古街深巷迂回曲折、纵横交错;小河、古桥、狭弄、旧民居、廊棚等还原并展现了浓厚的水乡古城风情,众多百年老字号透射出旧时嘉兴“江南府城”的繁华。街区内数十家沿街商铺纷纷展出各式民俗特产,琳琅满目,游人如织。“青粉墙低望里遥,红泥亭子柳千条”诗句生动地描述了月河街市清代的景象。从如今的中街、殿基湾、小猪廊下、烟作弄、糕作弄、蒲鞋弄、弄等这些旧街名,可以反映出商业与民居相杂的特点。大运河与原中基路街市并行所形成的一河一街布局及百米长临水廊棚,完美体现了明清建筑的风貌。
此外,嘉兴还有梅湾街历史街区、芦席汇历史街区。
嘉兴子城遗址公园
子城为嘉兴最早的城垣、城墙。城内历为县、府、军、路、府的衙署。元代在子城正门上建一楼,名“丽谯”。谯楼,明代两次重建。现存子城谯楼及东西两侧城墙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是浙江省现存城墙上唯一的古城楼。城门为拱券门,高5.4米,跨经4.5米,拱券用砖联锁平砌,上建一城楼,平面为三间带回廊,二层重檐歇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带双下廊。前檐三间均设格扇门,后檐明间为格扇门。
凤桥梅花洲景区
位于南湖街道凤桥镇。1500多年历史的石佛寺,1300多年高龄的古银杏,历经1250年悠久岁月的三步两爿桥和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清建筑,构成了梅花洲景区以古寺、古树、古桥、古宅、古街为元素的江南人文景观。地块首创大区域景区禅修中心,使梅花洲成为集合禅意体验、心灵度假与隐逸栖居的景区,构筑一副精致的江南风情画卷。
船文化博物馆
嘉兴是江南水乡,南太湖流域中国古代舟船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京杭运河流淌其间,与舟船密不可分的船文化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
博物馆坐落于嘉兴古运河畔,是国内首家船文化博物馆,具有浓郁水乡特色,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游客在这里可聆听到舟船史话,体味水乡船韵,欣赏名船世界,浏览船舶科技,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姿与风采,深切感受江南水乡诗情画意般的景致。
运河文化遗迹
* 大运河之苏州塘,从王江泾到嘉兴市区环城河杉青闸的河道段称为“苏州塘”,是贯通南北大运河中苏州至嘉兴河道一段。全长27公里,河面平均宽70米。苏州塘保护较好,水量充沛,航运畅通。
* 大运河之环城河,嘉兴环城河主要由杭州塘、秀水、濠河以及与其相连的西南湖等部分组成,全长6.6公里。其中,西北段(分水墩—西丽桥)长2.6公里,历史上兼作大运河主航道。环城河连通城市外围塘河形成四通八达的航运通道,形成“四进四出”的格局。1999年北郊河贯通后,环城河退出航道。环城河沿线保留了众多的历史遗存,主要有三大历史街区(梅湾、月河、芦席汇)、西水驿碑、天主教堂、名人故居等。
* 王江泾镇位于市区北部,与苏州吴江接壤。镇区东侧紧挨京杭大运河,南侧为嘉兴市河。因古运河水运便利而生,数度兴废。鼎盛时有三街、十坊、五埭、二十六弄,店坊林立,街面繁华,且多园林、祠庙和工商会所。明代时为丝绸贸易集镇。"一里街区"自射襄桥至济阳桥,东连横跨京杭运河主航道的长虹桥,西通苏嘉公路,在明清时期极其繁华。
湘家荡旅游景区 4A
在郊区七星街道,以江南水乡、田园景色和自然湖泊风光为背景,以水上游乐、农田观光、休闲度假为内容。与湘家荡森林公园相距约3公里。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
博物馆主展厅“江南文化之源”,分“花开嘉禾”“纯真年代”“活力四射”“薪火相传”四个单元,陈列了马家浜遗址出土的110件/组 玉器、陶器等珍贵器物,全面反映了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地理环境及主要影响。展示了璀璨的史前文脉,浓缩千年的遗韵流芳。博物馆内保留了成片的原生旷野和水系资源,展厅内凭借栩栩如生的场景再现了先民采集渔猎、植稻驯兽、河湖泛舟等情境,还原了7000年前的马家浜人样貌、吃食物、住房屋……将远古江南的美好生活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游客眼前。展厅内的那片金黄色稻田,稻作在农业经济中已占主要地位。
周边相邻热门景点: 桐乡乌镇、海宁钱塘潮、嘉善西塘古镇、湖州南浔古镇
>>> 嘉兴市区物产 >>>
嘉兴的五芳斋粽子特征“糯而
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成为江南粽子的典型代表。外形别致,四角交叉立体长方枕头形,棱角分明。肉粽选料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则用上等赤豆“大红袍”,通过配料、调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粽子按形状分有狗头粽、绕角粽、小脚粽等;按馅料分有肉粽、素粽等。肉粽分鲜肉、火腿、咸肉粽等,素粽有白米粽、猪油豆沙粽、蛋黄粽,及蚕豆、赤豆、豌豆等作馅的各种豆粽。浙北地区盛产竹子,故就地取材以竹叶来裹粽,一般多采用新鲜竹叶裹粽,熟了以后具有浓郁的竹叶清香。
南湖菱、携李、水蜜桃、柑橘、蚕丝绸、棉布纱布、秀水稻米/嘉禾米/嘉兴大米
市树市花:香樟,石榴花,杜鹃花
>>> 嘉兴市区人文 >>>
地名由来: 公元231年,此地野稻自盛,三国吴帝孙权以祥瑞改年号为嘉禾,改"由拳县"为"禾兴"后再改称"嘉兴"。此外还有旧名"秀洲、秀水",因“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而得名。
【稻作文化】
春秋时期属吴越交界之地。地处苏嘉湖平原腹地,古代重要产粮区,"苏湖熟天下足"。地名嘉禾源于水稻茂盛。糯米粽子历史悠久。嘉兴端午节又被当地人称为“粽子节”。
【端午节习俗文化】
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汉族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有传说嘉兴的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吴国的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的屈原。现今,当地举办南湖龙舟赛、湘家荡龙舟赛、裹粽子大赛、香囊制作比赛、子胥庙会、神龙祭、伍相祭、踏白船表演等。
南湖观竞渡,自古就是嘉兴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信仰习俗和民间赛事活动之一。嘉兴百姓抬着龙头祭庙后,挂灯下水,再是龙头点睛。然后一声炮响,群龙飞驰、百舸争流,舟中搭起彩棚,前后彩旗飘舞、锣鼓喧天,每条船两侧坐着二十条壮汉,手持大木桨,勇悍威武。河边观者如云,万人喝彩,气氛热烈,如痴如醉。除了在烟雨楼上观看的达官贵人外,龙舟竞渡的沿岸,常搭起许多凉棚观看,或驾舟隔湖眺望,“放鹤洲移隔岸帆,卷帘俯瞰龙舟出”。古时嘉兴端午的龙舟竞渡船号有大小龙船、彩船、马头船和画舫游船等。据南湖摆渡、龙舟竞渡的传人许家村渔民回忆,嘉兴旧时也有用马头为龙头的龙舟。
【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博物馆】
考古遗址位于嘉兴南湖区,马家浜文化最早距今约7170年前的太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属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出土文物十分丰富: 土骨器、石器,大量玉器、陶器和兽骨,发现远古房屋遗迹及墓葬。同属马家浜文化的罗家角遗址(桐乡石门镇)出土了156粒稻谷(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是古人的原始聚落生活区。它以鲜明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区别于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嘉兴端午习俗(祭祀习俗、饮食习俗、娱乐习俗和信仰习俗)。
>>> 嘉兴市区综合 2021年>>>
行政区划:地级市,2020年嘉兴市下辖:南湖区、秀洲区、嘉善县、海盐县、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2020年末市区本级常住人口约152万人,(秀洲和南湖)土地面积987平方公里。
教育:市区高校有: 嘉兴学院、嘉兴南湖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市境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平原被纵横交错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错分布,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山地极少。
气候: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17小时。
经济:2021年市本级市区GDP值约1907亿元。传统产业是轻纺业、农业食品、纺织服装; 市本级主导产业:家电.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五金塑料.合成纤维;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健康食品。含直管的乍浦港区和经开区。
交通:高铁 沪杭高铁、苏嘉甬高铁、沪乍杭(规划);普铁沪昆铁路;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常台高速、常嘉高速、申嘉湖高速;国道 G320、G524,省道S202,S07; 飞机场:嘉兴机场
索引:2021年 内容来源 jiaxing.gov.cn